中評社快評/民進黨當局近日宣布的對全台“中正路”改名運動,遭台北市等國民黨執政縣市抵制。台北市長蔣萬安27日抨擊賴當局不關心刪除補助款對地方影響,“只搞政治,不辦正事”,他無法苟同。
此前,國民黨藉桃園市長張善政,台中市長盧秀燕等也都相繼表明反對態度。張善政強調,桃園的中正路沒打算異動,慈湖也會維持現在做法;中正路如果改名,會造成很大的困擾,所有居住在這條路的民眾身分證和郵遞地址都要變更,改下去不得了。盧秀燕也說,“吃飽太閒嗎?該做的事情趕快做,不要再意識型態了”。
改路名“去蔣化”,事實上遠不只“吃飽太閒”。這些年,民進黨當局處心積慮,打著社會“正義轉型”的旗號,極力消除一切與蔣介石相關的記憶,包括拆除蔣介石銅像,及推動將各縣市的“中正路”改名等,目的是樹立新的綠色威權,走向台獨,是“去中國化”計畫的其中一環。
民進黨“去蔣化”已在很多方面得手,今次對全台“中正路”啟動改名遭到強硬抵制,很可能最後失敗。根據台灣《地方自治法》規定,包括為街道命名在內的縣市道路管理,是屬於縣市地方自治的權力,執政當局不能插手干預。此外,蔣萬安、張善政、盧秀燕等人的強硬抵制,得到很多人支持叫好,從網路上的大多數留言可見,改路名“去蔣化”不得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