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台中市長盧秀燕。(中評社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5月26日電(記者 張嘉文)中國國民黨主席改選預計10月進行,台中市長盧秀燕是否會參選的話題持續受到關注,她本人至今尚未鬆口,但綜觀情勢,目前至少有三大因素正在推動她朝參選方向前進,反映藍營當前面臨的內外困局,後續結果更牽動國民黨未來的命運。
第一個因素,是來自賴清德少數執政卻強勢治理的方式,讓在野黨日益顯得無力招架。以行政院因總預算遭在野刪凍,轉而決定統刪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款25%為例,直接衝擊各縣市財政自主,尤其藍營共14個執政縣市受傷甚重,台中也是首當其衝,盧雖以市長之姿強力發聲反彈,但效果看來並不大。
另外,中選會23日否決國民黨推動、已經過立院三讀通過的“反廢死公投”,認定不符“重大政策”門檻,直接阻斷公投之路,亦被外界視為政治性判斷。這些事件積累的壓力與民間反彈聲浪,盧秀燕既然被視為2028藍營大位競爭的熱門人選,自然承受許多現在需跳出來領導藍營作戰的期待。
第二個推力,來自黨內急需一劑強心針。國民黨面對綠營發動的大罷免,形勢並不樂觀,目前罷免藍委已完成第二階段送件數為31件,罷免綠委一件都沒有,加上檢調針對罷綠委團體持續的大規模司法偵查動作,10多名黨工迄今仍在羈押中,都讓藍營士氣陷入低點。
如最終進入第三階段的罷免投票,需要激發基層士氣,提振支持者投票不同意罷免的意願,必須有一項足以吸引關注、鼓舞信心的重大訊息。盧秀燕若宣佈參選黨主席,有望成為這劑強心針,對反制罷免行動起到正面作用。
第三個因素,則是黨內反現任主席朱立倫勢力持續擴大,加上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近日宣布參選黨魁,且將主打兩岸路線辯論,這樣的鯰魚效應,都會逼著盧秀燕必須在主席選舉一事上盡早表態。
當然,擺在盧秀燕眼前的是,如決定參選主席,怎麼兼顧台中市政和國民黨務是一大問題,另外她是否已做好心理準備,將成為綠營接下來猛攻的主要目標也是個問題,更不用提要扛國民黨每年仍有近億元財務缺口的壓力,這些可能都是盧考慮的重點。但總體而言,盧若出馬競爭黨魁,代表的或許不僅是一場選舉的意義,更可能是一次藍營重整與突圍的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