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清德。(照:工研院提供) |
|
工研院舉辦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論壇”。(照:工研院提供) |
中評社台北5月23日電/賴清德今天出席工研院舉辦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論壇”表示,半導體產業遭逢低價傾銷會導致創新無法持續,他勉勵廠商與國際合作。中國在鋼鐵、鋁、太陽能、顯示器和汽車等都低價傾銷,包括政府補助,造成許多問題,半導體同樣有這嚴重問題,如果不積極面對只會越來越來嚴重。
今日舉行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論壇,美國在台協會、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法國在台協會、歐洲經貿辦事處、英國在台辦事處、荷蘭在台辦事處、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等代表與會。經濟部長郭智輝、行政院政務委員暨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外交部部長林佳龍、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等出席,逾700位半導體材料、設備、廠務、金融等產業人士參與。
論壇以“創新、安全、韌性、共榮”為主軸,針對供應鏈安全、全球分工與技術互補進行交流,初步凝聚多邊合作與可信任夥伴體系共識,成為攜手各國全球布局、深化臺灣國際鏈結的重要里程碑。
賴清德說,半導體產業是一個產業鏈,台灣半導體在IC設計方面位居全球第3,晶圓製造是全球第1,先進製程部分全球市占高達90%以上,封裝測試也是全世界第1,不過台灣半導體產業只是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一部分。
賴清德表示,美國有材料、設備、技術,荷蘭有設備,艾司摩爾(ASML)是半導體先進製程最重要設備,日本有原料及設備,各國也有IC設計及行銷,光台灣的晶圓製造沒有辦法獨立撐起半導體產業,要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串聯起來,才能持續不斷發展。
賴清德說,若一個原料沒辦法持續精進,產業鏈發展就可能斷鏈,會受到影響,因此全球產業鏈要共同合作,創造下世代更繁榮未來。
賴清德表示,台灣有半導體生產技術,是台灣在產業發展的優勢,台灣半導體產業對世界有責任,尤其對於未來世界發展進步,台灣有責任,台灣願意擔任人工智慧時代科技發展的支點。
賴清德說,半導體聽起來很先進,還是面臨低價傾銷問題,今年開出來的成熟製程產量以中國最大,中國在鋼鐵、鋁、太陽能、顯示器和汽車等都低價傾銷,包括政府補助,造成許多問題,半導體同樣有這嚴重問題,如果不積極面對只會越來越嚴重。
賴清德進一步強調,各國要共同合作,形成全球供應鏈夥伴,在積極面要團結合作,讓半導體產業持續發展,消極面,則要避免半導體產業遭逢任何一個國家低價傾銷,導致創新沒辦法持續,發展受到影響,他勉勵廠商與國際合作。
此外,未來全球智慧化時代,食、衣、住、行、育、樂都需要人工智慧投入,賴清德指出,除硬體以外,廠商也應投入軟體、生活應用,讓AI產業蓬勃發展,生活更好,產業更加創新。
賴清德說,政府會與業界合作建置法治,推出國家政策,在金融支持、稅賦鼓勵,在現有基礎之上,讓產業可以蓬勃發展。
賴清德表示,政府會設立資料中心,國科會積極在全台灣建立資料中心。政府也會建立超級電腦,輝達(NVIDIA)結合國科會、台積電和鴻海,在台灣打造人工智慧中心。
賴清德說,政府也在沙崙等地打造人工智慧中心,未來也要在北部中部打造,讓學研單位及各行各業研發生活應用各項方案,他看好全球未來,相信目標一定能夠達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