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央行”出手房市降溫售屋平均少賺36萬
http://www.crntt.tw   2025-07-14 18:05:10
近一年成屋住宅大樓平均轉售價差。(照片:台灣房屋提供)
  中評社台北7月14日電/台灣房屋統計近1年全台成屋住宅大樓交易的獲利已連2季下滑,今年Q1平均獲利402萬元,比起2024年Q3的高點縮水約36.2萬元。專家指出,市場溫吞,逼得換屋族、囤房族和周轉族讓利態度較積極,使近期轉售交易的增值金額下修。

  台灣房屋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近1年各季成屋住宅大樓最新成交價和前手交易的價差,結果顯示2024年Q3是近1年多來的獲利高點,全台平均轉售賺438.2萬元,之後連續兩季下滑,今年Q1全台的平均獲利為402萬元,比起2024年Q3的高點縮水約36.2萬元。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去年Q3季末央行祭出嚴格的第七波信用管制,促使房市從大多頭降溫,因此全台平均轉售增值金額也在去年Q3達到高峰後開始反轉,尤其今年買氣持續緊縮,買家出價的心態更加保守,轉售獲利空間預估還會持續收斂,賣方“先跑先贏”的氣氛也將愈來愈濃厚。

  張旭嵐進一步指出,在景氣溫吞的大環境下,三類賣方的讓利態度較積極,使近期轉售交易的增值金額下修。首先是“換屋族”,為爭取首購貸款簽下1年出售的切結書,有短期內出脫舊屋的急迫性,價格放軟的情況也最鮮明。

  其次是“囤房族”,囤房稅開徵後持有成本上揚,使多屋族盤點手中資產汰弱留強,將租金投報率低、增值空間有限的物件優先出脫獲利了結;另外還有“周轉族”,在房市走空之際仍堅定賣屋者,張旭嵐判斷,不排除有時間的迫切性,包括個人投資或公司的資金運用等財務規畫,以讓小利換取其他投資上更大的獲利選擇。

  進一步觀察七大都會區獲利表現,以新竹地區的轉售增值空間縮水最明顯,今年Q1與第七波打炒房的去年Q3相比,轉售增值金額少了近144萬元;桃園則是先蹲後跳,去年Q4小幅下滑後,今年Q1轉售增值金額再度走揚至409.5萬元刷新紀錄。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