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出賴清德將可能於8月出訪中南美洲,並且過境美國本土,此消息有意轉移,大罷免賴在第一線的焦點。(照片:府方提供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7月16日電(記者 黃筱筠)就在大罷免投票倒數十天之際,傳出賴清德即將在8月出訪中南美洲,且可能過境美國本土。這個訊息的釋出,是否代表賴清德試圖想要從大罷免戰場中跳脫出來,又或者大罷免目前情勢對民進黨不利,賴想要藉由“外交”尋求突破,相關效應值得後續注意。
賴清德之前為了大罷免造勢,舉行“團結十講”,因為演講內容爭議不少,被認為是拉抬藍營凝聚力。加上最近的丹娜絲颱風造成台南災情慘重,賴清德南下勘災與災民對話,一再被放大檢視,認為許多說法都不適宜,這也會連帶影響大罷免情勢,甚至台南選情。
賴清德目前藉著勘災與漢光演習,與大罷免拉開距離,“團結十講”暫時不知道何時繼續。加上7月26日就要舉行罷免投票,目前觀察起來的趨勢都認為要罷免掉6席藍委,有其難度,那對於民進黨來說大罷免就是失敗。賴從“團結十講”站上大罷免第一線,現又退回到第二線。
加上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顯示出,賴清德呼籲“民進黨應與公民同行推動大罷免”,最新民意顯示,三成三基本上認為賴呼籲是適當的,五成三認為不適當。賴清德最新聲望支持度42.9%,與不支持44.9%,再度呈現“死亡交叉”,大罷免如火如荼進行中,賴聲望重挫5.8個百分點;加上推動大罷免民進黨的好感度下降,社會對民進黨產生一種負面的、不友善的、冷淡的觀感。
民調趨勢都呈現出民眾並不贊同民進黨力挺大罷免,也不認同賴清德站上第一線。而賴清德“團結十講”只進行到四講,卻意外凝聚非綠軍氣勢。風災重創台南、嘉義縣市等地,賴順勢暫緩“團結十講”,但賴到台南本命區勘災,卻一再引發災民不滿,這也讓大罷免氣勢呈現下滑趨勢。
現在傳出賴清德要出訪中南美洲,並且是上任後首度要過境美國本土,並且可能過境紐約,這等於賴清德要將自己拉離大罷免戰場,新闢“外交”戰場以自身高度重新創造議題。只是接著又傳出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顧及與中國大陸關係,希望進行中美元首會議,可能否決賴的過境,賴能否順利過境美國本土,目前看來可能仍是未定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