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5日電/據新華社報導,智能製造、納米製造、智能電網、新型儲能系統…近年來我國牽頭制定了一系列先進製造領域標準,在支撐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上取得實效。
市場監管總局4日舉行先進製造標準支撐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主題新聞發布會,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創新管理司司長肖寒介紹,先進製造領域標準是推動和引領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對於降低產業成本、保障產品質量安全、促進國際貿易、提升企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據統計,“十四五”以來,圍繞集成電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車、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等重點行業,我國累計發布相關國家標準4000餘項。
其中,智能製造領域發布國家標準491項,為製造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供了高質量參考;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布國家標準95項,為增強汽車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發揮了重要作用;太陽能光伏領域發布國家標準221項,在防範非理性競爭、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肖寒介紹,為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團體標準總數的近20%聚焦於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等先進製造領域,為產業升級與技術創新提供了重要支撐。
標準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在引領智能製造技術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管理司副司長魏宏介紹,當前,以標準推動智能製造產業變革,正在加速製造業智能化升級。例如,智能工廠建設導則、智能工廠通用技術要求、智能工廠安全控制要求等標準為企業的智能化改造提供了明確方向和實施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