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市社會局2年前調升生育津貼補助至每胎新台幣3萬元,但出生數仍逐年下降。(高雄市社會局臉書) |
中評社高雄7月7日電/高雄市出生率持續低迷,社會局2年前調升生育津貼補助至每胎新台幣3萬元,每年編列近4億元預算發放津貼,但出生數仍逐年下降。市議員建議比照其他縣市,生育津貼依“胎次”提升,1至3胎分別為3、4、5萬,提升家長生育誘因。高雄市社會局回應目前主力為加強公托量能,生育津貼為非法定社福項目,增加支出恐影響中央補助款。
為減輕生育負擔,高雄市宣布放寬生育津貼申請門檻,新制7/1起正式上路。
高雄市推出“好孕成3”托育福利,民眾在孩子出生後,可二擇一選擇“坐月子到宅服務”或“領取生育津貼”。2023年4月1日以後出生的新生兒,在高雄辦出生登記或初設戶籍,且父或母已設籍並居住高雄滿10個月,能在孩子出生1年內申請生育津貼3萬元,款項由社會局“全額匯款”,於申請後30日內撥入指定帳戶。
若是胎兒早產,則設籍日計算可以延至原預產期日期,不用擔心胎兒早產而拿不到補助。另外,針對設籍高雄市孕婦或與高雄市民結婚的新住民孕婦:發放計程車乘車券28趟(每張最高180元,合計最高使用5,040元)。
對比六都,台北市生育獎勵金為第1、2、3胎分別為4萬元、4.5萬元、5萬元。新北市、桃園市生育津貼都是第1、2、3胎分別為3萬元、4萬元,5萬元。台南市第1、2名新生兒為2萬元,第3、4名新生兒各3萬元,第5名以後為每名5萬元。台中則是每名新生兒發放生育津貼2萬元。另外桃園、台中均有針對多胞胎提供加碼補助。
中國國民黨籍高雄市議員王耀裕表示,高雄市去年出生人數達15491人,與前年比較減少314人。六都當中只有台北市增加1095人,其餘六都均為減少。高雄市生育率持續下降之下,高齡人口又是最多,鼓勵生育措施應持續加強,建議提高生育津貼金額。無黨籍市議員陳善慧認為,生育津貼應該比照北部,1、2、3胎分別為3、4、5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