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型那達慕賽馬(中評社 邱姿爽攝) |
中評社北京8月19日電(實習記者 邱姿爽)豐沛的雨水滋潤後,八月的珠日河草原綠浪接天,長風送遠。8月17日,一群來自台灣的青年在馬頭琴的悠揚旋律中,踏上這片遼闊土地,將青春的足跡印刻在草原的每一寸詩意里。
那達慕的號角在草原上吹響,瞬間點燃了台青們的熱情。賽馬場上,駿馬奮蹄如飛,騎手們身姿矯健,馬蹄下飛揚的塵土攜來台青的聲聲呐喊助威,風聲與歡呼聲交織,織就了草原千年的豪情。摔跤場上,搏克手們虎虎生風,每一個沉穩的步伐、每一次有力的角逐,都展現著蒙古族的堅韌與坦蕩,台青們紛紛舉起相機,將這份原始的生命力定格成永恒。
告別賽場的熱烈,台青們走進牧民的蒙古包,一場更貼心的交融悄然展開。蒙古包內,台青們掀起鍋蓋,撲面而來的是濃鬱的奶香,磚茶的醇厚混著鮮奶的甘甜在舌尖暈開,暖意順著喉嚨直抵心底。主人們笑著教大家製作奶豆腐,台青們握著長勺攪動著煮得濃稠的牛奶,指尖沾著奶香,一勺奶豆腐舀起,酸味與奶味交融在齒間,台青感嘆道:“真的很酸,但是意外地奶味非常濃鬱,細品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音樂響起,內蒙古牧民們與台胞們共同跳起歡快的舞蹈,聳起的臂膀是蒙古族人民的熱忱。舞步從生疏到默契,旋轉間,台胞與牧民們的身影在氈房內交織,裙擺飛揚如綻放的花朵,分不清誰是客人,誰是主人。此刻,唯有共有的歡笑,在草原的陽光下閃閃發光。
換上寬大的蒙古袍,系上鮮艶的腰帶,台青們瞬間融入了這片土地的色彩。芳草的香氣卷著濃鬱的奶香,天邊的白雲映襯著鮮艶的民族服飾,穿著蒙古袍的台胞們行至蒙古包前紛紛合影留念。
“今天非常榮幸能夠來到內蒙古,看到蒙古包,觀賞蒙古舞,還有特色的內蒙古牛奶。青青的草原上有微風徐徐吹來涼意,來了之後還會再想來一趟!歡迎台灣的朋友們一起來到內蒙古,享受這場風光明媚的旅遊。”碧草藍天下,台胞欣喜的笑容訴說著內蒙古動人心弦的風土人情。
蒙古包的炊煙與天邊的晚霞相融,漸顯的草原星空下,是台胞們對這片土地的眷戀。兩岸青年以草原為媒,讓情誼如草原的河流般,靜靜流淌,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