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圖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降碳減排 一艘液態二氧化碳運輸船的故事
http://www.crntt.tw   2025-08-19 01:11:36
液化二氧化碳運輸船“北極光先鋒”(中評社 陳思遠攝)
  中評社大連8月19日電(記者 陳思遠)8月18日下午5時許,落日的餘輝灑在大連船舶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簡稱“大船海工”)的廠區上,一群頭戴安全帽、身著工作服的工人,結束了一天的忙碌,有序地從工廠走出,踏上回家的路。與此同時,兩岸記者及台灣自媒體人滿懷期待地踏入這裡,即將聆聽一艘液態二氧化碳運輸船背後,企業轉型、國之重器打造以及助力碳中和的精彩故事。

  大連船舶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坐落於大連灣臨海裝備製造業聚集區,其前身為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大連船舶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超向記者們娓娓道來公司那段艱難歲月。

  2014年,國際油價斷崖式暴跌,這一劇烈波動瞬間衝擊全球海工產業。大船海工由於許多訂單是在油價高位時簽訂,船東Seadrill在當時大量融資追加訂購。但油價暴跌後,船東無力履約甚至破產,放棄所有訂單。大船海工因此深陷嚴重債務危機,資金鏈瀕臨斷裂,生產出的海上鑽井平台大量滯銷,企業運營舉步維艱。

  此後,企業進入破產重整階段,然而因其合資背景,未能納入國務院國資委牽頭組建的專業化資產管理公司國海海工的救助範圍,且諸多潛在投資方也紛紛因各種原因退出。在絕境之中,大船海工沒有放棄,毅然轉向自救之路。通過不懈努力,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向其支付了17.8億元的國外客戶違約棄單賠款,這筆資金成為了企業重整的寶貴啟動資金。

  2021年6月,大連中院批准了重整計畫,大船海工就此開啟了“重生之旅”。經過一系列改革與努力,成功化解了超過200億元的高額負債。

  此後,大船海工緊跟國家雙碳戰略步伐,全力轉型綠色能源裝備領域。2024年,全球首制7500立方米液化二氧化碳運輸船“北極光先鋒”成功完成試航,其減排技術處於領先地位。目前,大船海工已高價處置了5座鑽井平台,回籠資金近40億元,同時還成功拿下全球首批液態二氧化碳運輸船訂單,逐步邁向傳統海工與新能源雙軌並行的穩健發展之路。

  “今年4月份,受中美關稅戰影響,大型造船廠遭受衝擊。但我們的二氧化碳運輸船主要運營航線為歐洲和亞洲,不受美國301條款影響。而且二氧化碳運輸船具有體量小的特點,精準找到了自身定位,專注於小而美的市場,不會被大船廠盯上。”郭超補充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