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北台灣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鏡頭:新竹南管文物展 傳承中華文化
http://www.crntt.tw   2025-07-14 00:30:53
新竹南管文物展13日開幕儀式唱奏南管知名曲目。(中評社 盧誠輝攝)
  中評社新竹7月14日電(記者 盧誠輝)新竹市定古蹟長和宮附設的“金長和媽祖水仙文物館”舉行的“尋覓知音:新竹南管文物展”13日登場,該展覽透過史料的爬梳,有系統整理並展示出新竹地區南管的發展歷程、相關歷史文物、演出型態以及樂器等,以實務、圖像和聲音等方式傳承中華文化。

  南管,原稱絃管,亦稱南音、南樂、南曲、郎君樂等,是一個絲竹樂種,發源於古代泉州,在台灣相當盛行。南管保存了漢魏以來遺風,其合奏編制上溯漢代,樂器型制、演奏範式、樂曲結構等,又與唐宋大曲關係密切。因風格高雅深邃,素有千載清音之譽。南管與智化寺京音樂等,同列為現存最古老的樂種;在台灣,與具有北方特色的北管相對。

  新竹南管文物展開幕儀式特別邀請台南著名的“南聲社”南管老師張栢仲和傳習有成的“南聲囝仔”到場唱奏南管知名曲目,吸引逾百名台灣各地愛好南管與關心新竹南管傳統戲曲發展的樂迷齊聚,眾人一起聆聽已於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南管古樂。

  新竹長和宮表示,長和宮長年致力於推動中華文化的文物保存,“金長和媽祖水仙文物館”自2020年7月開館以來,館內除常設“長和宮史話”及“新樂軒風華”兩大展廳外,另關有特展室,定期籌畫不同主題特展,且每月都會舉辦一場“金長和講堂”,至2025年6月總計已舉辦50場。

  新竹長和宮指出,此次“尋覓知音:新竹南管文物展”特別從雅好古樂的竹塹先賢林占梅(字雪邨)所書墨跡中,擷出“知音”二字為展題關鍵詞,希望藉此帶領參觀者尋覓竹塹的泉州音、南管曲,且為展現曾在竹塹流蕩超過2個世紀的南音舊事,此次展期為期將長達近一年,從即日起到2026年6月30日止,歡迎所有喜愛南管的樂迷有空都能到新竹長和宮,找回那段動人的聲音記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