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北台灣 】 【打 印】 
辛炳隆:美232若太狠 紅色供應鏈或再起
http://www.crntt.tw   2025-09-06 01:05:43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中評社 鄭羿菲攝)
  中評社台北9月6日電(記者 鄭羿菲)針對美國對半導體啟動232條款調查,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接受中評社訪問時稱,美國目前沒有足夠的能量,將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整個連根拔起移去美國,美國要的頂多是先進製程,232條款應不至於對台灣半導體產業造成非常巨大的衝擊,否則若台灣半導體產業對美出口的市場經營不下去,搞不好紅色供應鏈會再起,或是其他國家的產業供應鏈興起。

  辛炳隆,美國康乃爾大學勞動經濟學博士,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政策顧問、勞動部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委員、勞工退休基金監理會委員、就業安定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等,現為台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勞動與發展協會理事長。

  辛炳隆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台灣的整體經濟成長率目前還不錯,主要是因為高科技產業還一枝獨秀,主計總處在8月15日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4.5%,比5月預測的還上修1.35%,但高科技產業還得看美國對半導體的232條款調查結果如何、政府又怎麼談判?若結果是台灣半導體不受影響,而是其他國家有影響,台灣經濟成長率會再更加的成長。

  辛炳隆說,這是現在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因為台灣現在的經濟榮景,都是靠半導體產業撐著,若最後針對台灣半導體業的232條款調查結果不盡理想,那對台灣的經濟影響就會非常大。

  至於對高科技人才流動的影響,辛炳隆指出,無論232條款談的怎麼樣,都不是影響高科技人才流動的關鍵,如雖然關稅較低,但是不是台灣為了避免被課高額關稅,而承諾美國會有更多的半導體產業赴美?因此高科技人才的流動,關鍵是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會不會所有的產能都必須外移美國,台積電已經確定要赴美投資1650億美元了,也已帶走一些台幹,未來若更多半導體產業得赴美,才會影響台灣高科技人才的去留。

  不過,辛炳隆認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是很龐雜的聚落,要把整個產業群聚移過去美國是很困難的,至少短期內不太可能。美國雖然要求汽車、鋼鐵等傳統產業要回流,但不見得吃得下,再加上美國工會也在批評台積電亞利桑那廠的台灣勞工有50%比例過高,因此短期間內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不會整個被連根拔起。

  辛炳隆指出,即便台積電赴美投資,也不會把台灣的產能完全放棄,他曾聽過半導體業業者說,未來台美的半導體產能大概是1比9,美國1、台灣9,因此美國要的是像2奈米等尖端製程,而不是成熟製程,台灣的高科技人才確實會有部分過去美國,但不會是整個群體都過去美國。

  辛炳隆表示,美國真對半導體的232條款調查應該不至於會把台灣趕盡殺絕,或是產生沒辦法承受的非常巨大的衝擊,若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對美出口的市場經營不下去,廠商是必要求生存,為什麼要跟著美國走?搞不好會出現另一個市場,包括紅色供應鏈再起,或是其他國家的產業供應鏈興起。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