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兼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執行長連弘宜。(中評社 張穎齊攝) |
中評社台北9月5日電(記者 張穎齊)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兼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執行長連弘宜4日在“國策研究院”的座談會上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8月中在美國阿拉斯加州的雙普峰會,特朗普明顯被普京影響,也沒達成俄烏停火,而普京會後在俄羅斯國內聲望高度提升,如今又與中國、印度、朝鮮等建立好關係。
連弘宜表示,大家本來都期待雙普會能達成俄烏停火協議,也期待美國能說服或壓迫普京要同意停火,結果並無停火。在西方報導中看到,雙普會算是俄羅斯主動提出要求辦的,特朗普則是想積極斡旋俄烏戰爭停火,而特朗普在競選總統時,也都表達過對俄羅斯很瞭解,與普京也有私交關係。
連弘宜,俄羅斯聯邦外交部國立莫斯科國際關係大學國際關係系博士,歷任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長、外交系專任教授。研究專長為戰略研究、國防政策、俄羅斯研究、國際關係
連弘宜指出,雙普會開始時,普京看起來對特朗普提的任何建議,都呈現較為順從,是“原則同意、細節再談”的態度。隨後雙普閉門會談,內容就不得而知。若從表面看,普京若比較願意順從特朗普,那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壓力將會很大,因特朗普曾對澤連斯基態度很嚴厲,使得澤連斯基後來在態度上必須迎合美國。
連弘宜說,歐洲諸國都很擔心特朗普與普京見面,反而是特朗普會容易受到普京影響,結果雙普閉門會議出來,明顯看得出來特朗普已被普京影響,特朗普希望能直接達成和平協議,而非還要先談停火協議、再和談,卻未如願。
他說,在戰場上具有優勢者,才比較能主導進入和談,而在雙普會後,沒達成停火與和平協議,反倒普京在俄羅斯的國內統治威望,則是高度提升。
連弘宜分析,普京在雙普會後,展現出俄羅斯能重返國際社會,還能與美國平起平坐,回到美、蘇時期的地位。俄羅斯近期在國際地位也有成果,其中扮演在中國、印度之間的黏著劑,以往中印關係很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