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庫匯聚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專家學者在京研討 聚焦兩岸暨港澳創新治理
http://www.crntt.tw   2025-07-11 00:47:44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莊伯仲演講(主辦方供圖)
  中評社北京7月11日電(中評社報導組)7月7日,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和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承辦的的“海峽兩岸暨港澳大學論壇”在京召開。在專題討論與圓桌對話環節,專家學者就“兩岸暨港澳公共治理前沿”“兩岸暨港澳創新發展前沿”“兩岸社會交流與傳播前沿”“變革時代的大國競爭與兩岸關係”等議題展開討論。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莊伯仲在專題論壇環節發表演講。他指出,台灣一些學術機構關於台灣人的國族認同調查雖然顯示“台灣人認同”持續上升而“中國人認同”下降,但這種變化的背後存在“中國人”概念在問卷調查中含義模糊或多重內涵雜糅,這會嚴重影響數據的準確性。未來國族認同調查若能更精確區分問卷調查用語與認同的多個層面(血緣、文化、歷史、政治),將更能揭示台灣社會的真實認同圖像。

  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在圓桌討論時指出,民進黨當局近期阻撓兩岸交流的行徑,破壞了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對台灣的社會民生造成傷害。民進黨當局應該切實以台灣民眾的利益福祉為重,放開兩岸交流互動,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才能為台灣的未來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朱旭峰院長在論壇總結致辭時指出,本次論壇主題探討兩岸與港澳的治理與發展前沿議題,與會學者很多是公共管理領域的資深學者和新秀。論壇匯編的20篇論文中,既有側重理論的研究,也有實證分析,顯示出方法的多樣性。從治理角度分析兩岸的發展動態與兩岸關係,具有現實意義又有學術價值。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孟天廣做論壇總結表示,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顯示出兩岸高校交流具有強大韌性,兩岸學術合作具有巨大潛力。今後兩岸和港澳學者可以在社會科學範式創新、治理與發展的數智化領域加強交流,共同探索未來新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