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俊生現場觀禮。(受訪者供圖) |
中評社北京9月6日電(記者 郭至君)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3日在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俊生現場觀禮,並在活動結束後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表示,他對此感到激動、震撼且充滿信心。
王俊生說,首先是非常激動。抗戰勝利80年來之不易,特別是當全場音樂響起的時候,大家都不自覺地想起當年抗日時期那個血與火的屈辱年代,又聯想到今天中國的蓬勃發展,感覺到心情難以平靜。第二,感到很震撼。閱兵式展示了很多大國重器,很多武器高科技含量滿滿,反映出近年來中國在科技領域蓬勃的發展。而且展示的武器非常全面,陸海空以及網絡皆有,且基本上都是國產,這背後也反映出了中國強大的製造能力。第三,是充滿信心。大家對祖國的強大和熱愛溢於言表,在今天這個不太平的世界,大家都覺得能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家何其有幸,愛國之情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另外我們看到這場紀念活動有26個國家的領導人出席,大家來到北京,一團和氣,像朋友、鄰居甚至親人一樣互動,這背後也反映出中國是站在歷史正確的一方,各國對於中國這樣一個主張公平正義和遵循國際公理的國家,都表示了支持。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多次強調和平,呼籲各國摒棄對抗,共同應對全球挑戰,對此,王俊生表示,這反映出兩個層面,第一,世界並不太平。第二,在此背景之下,中國應該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從習總書記的講話中看到,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當年的抗戰不僅為中國自身而戰,也為拯救這個世界的文明而戰,為世界的和平穩定貢獻了重要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了“和平與戰爭”“對話與對抗”“共贏與零和”的三種抉擇,對此,王俊生認為,“和平與戰爭”實際上講的是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時要怎麼維護和平、實現和平,為此中國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議。“對話與對抗”實際上講的是價值觀,即全人類共同價值對比西方的所謂普世價值,所以中國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議。“共贏與零和”則是講的國家之間要實現合作共贏,而不是本國優先或自私自利,為此,中國也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綜合下來,習總書記這樣講的意涵主要還是強調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三個層面,分別是安全共築、經濟共贏和文明共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