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文哲臉書批,《鏡週刊》繼續拿柯文哲傳給彭振聲的便利貼冷飯重炒,只證明了一件事,柯文哲根本沒有施壓。(照片:柯文哲臉書) |
中評社台北9月2日電/台北地院持續審理京華城案,今天傳喚前台北副市長彭振聲出庭作證。《鏡週刊》報導,彭振聲證稱,自己去年已被偵訊逾30幾次,該講的都講了,關於柯文哲在黃色便利貼寫“加速行政流程”交給他,彭振聲表示,自己以為這是指京華城建照要趕快給、趕快蓋起來,但這不是他的職權。
對此,柯文哲臉書今天下午發文表示,《鏡週刊》今天繼續拿柯文哲傳給彭振聲的便利貼冷飯重炒,種種穿鑿附會其實只證明了一件事:柯文哲根本沒有施壓。
柯文哲臉書表示,彭振聲親自出庭作證,則是證明檢察官絕對有押人取供,讓被告在身心極度不適的巨大壓力下、用不正訊問的方式誘導、逼迫彭振聲認罪。
柯文哲臉書說,上午庭訊,檢察官一直不斷把京華城案各個不同時期的會議、進度、討論過程混在一起“混淆案情”。因為京華城其實很早就放棄爭取120284.39平方米的樓地板保障,轉向用都市計畫法第24條申請容積獎勵。而整個過程都必須透過都發局、都委會、都市設計委員會等多次會議,專家學者討論,絕非一個市長、副市長能夠隻手遮天、獨斷獨行。
柯文哲臉書指出,但京華城案審了一年,檢察官還在努力去脈絡化,略過各項合法合理討論,把一開始方案A(恢復樓地板面積保障)、跟最後完全不同的定案B(爭取容積獎勵)錯置,再把從A到B的討論與研議混淆,扣上罪名,甚至以“個別委員意見”去全盤否定大多數委員共識。
柯文哲臉書表示,彭振聲在作證時被問到,為何原本他都認為一切合法,最後卻認罪?彭振聲回覆:“因為檢察官跟我講說陳情轉研議,就算圖利。我說我也不是法律專長,檢察官是法律專長,檢察官說圖利,那我就認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