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7日電/“抵達預定空域,準備電子干擾!”深夜戈壁,繁星熠熠,中國空軍某部多型戰機迅速進入戰位,一場以複雜電磁環境為背景的飛行對抗訓練,於下半夜正式拉開戰幕。
“目前敵威脅感知狀態最低!”藍方戰機發射導彈,果斷拋掉目標鎖定,以“假彈”掩蓋發起攻擊的動態,隨後悄然抵近,再次鎖定,一發命中。
紅方多機戰機密切協同,利用“敵”雷達“盲區”,不斷創造攻擊窗口,靈活規避、咬尾鎖定、導彈突襲......連續“擊落”兩架藍方戰機。
戰場環境瞬息變換,攻防態勢多次反轉。雙方戰機利用各機型特點輪番進攻,佯攻誘敵、電子干擾等招法層出不窮,從暗夜鏖戰至拂曉,難分勝負。
多輪次實戰對抗近乎無縫銜接,在電磁干擾和黑夜環境下協同出擊難度很大。飛行員面對的是生理、心理與技術的三重挑戰,必須沉著應對、冷靜操作,全面考驗他們的實戰能力。
伴隨著熹微的晨光雙方戰機穩穩落地,飛行員立即走進戰術研究室展開評估,逐幀回放對抗全程視頻,量化分析每個飛行動作具體參數。機務人員、保障車輛迅速出動,緊張有序,細致完成各項工作,現場實戰化練兵氛圍拉滿。
此次訓練緊密貼合實戰化訓練要求,通過搭設複雜戰場環境實打實抗,檢驗提升戰術戰法,錘煉了部隊全時域和複雜電磁環境下多機型協同作戰能力。
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