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5日電/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長纓在手,敢縛蒼龍,在9月3日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上,中國巡航導彈裝備首次採取海軍、空軍、火箭軍聯合編組模式,以方隊形式亮相閱兵式。相關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三型巡航導彈裝備,發射平台不一,但都具備很強的突防能力和精準打擊能力,可針對高價值軍事目標,遠程實施“外科手術”式的精確打擊。
此次受閱的三型巡航導彈裝備分別為長劍20A、鷹擊18C和長劍1000導彈,是實施遠程精確打擊,多域懾戰制勝的“點穴利器”。
“長劍20A在長劍20的基礎上實現了升級,作為一款空射的遠程巡航導彈,其具有對地精確打擊能力。”軍事專家邵永靈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介紹稱,此次閱兵中,長劍20A位於戰略打擊群,這意味著長劍20A可用於打擊一些遠距離的戰略性高價值目標,例如隱藏在堅固掩體中的敵方指揮中樞,地下機庫等。
“對於隱藏在山體中的地下洞庫這一類的硬目標,採用一般的地地戰術導彈可能不太好打,但是使用長劍20A這樣的空基巡航導彈,其打擊方式更加靈活,可搭載轟6K戰機前出合適的區域,從敵方防守薄弱方向實施打擊。”邵永靈稱。
而此次亮相的鷹擊18C巡航導彈與2019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亮相的鷹擊18反艦巡航導彈不僅有著不一樣的定位,而且外形上顯著不同。
“通過外形就可以看出,此次展示的鷹擊18C巡航導彈採用了隱身設計。” 軍事專家張學峰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介紹稱,如果採用低空飛行彈道,鷹擊18C的飛行隱蔽性和突防能力將會更強,往往能起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打擊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