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院長卓榮泰拍板“新青安”房貸,受理時不再受30%的不動產放款比率上限限制。(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9月4日電(記者 鄭羿菲)綠營大罷免失利後,“賴卓體制”在多家民調皆顯示不受台灣民眾信任,而近期民怨大爆發的其中一項則包括“民眾購屋貸不到款”,行政院長卓榮泰4日拍板“新青安”房貸,銀行受理時不再受30%的不動產放款比率上限限制,以解決近期“房貸荒”的問題。
根據金管會統計,新青安自2023年8月上路後,截至2025年7月底已累計核貸近13萬戶、金額逾新台幣9900億元,七成以上借款人為40歲以下青壯年族群,顯示政策確實協助部分剛性需求。不過,台“央行”去年9月理監事會議後,祭出信用管制、管控不動產放款集中度,加上金管會要求銀行業遵守《銀行法》72條之2風險控管規定,導致民眾申請房貸往往要等上數月。
面對“民眾購屋貸不到款”的民怨,卓榮泰日前放話,要銀行放款“水龍頭開大點”,金管會1日就邀集8大公股銀行開會討論。卓榮泰4日在行政院會上拍板,把新青安房貸排除在《銀行法》第72條之2之外,未來銀行辦理新青安貸款時,不再受30%上限約束。
行政院4日上午召開院會後記者會,由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主持,內政部長劉世芳、“勞動部長”洪申翰、“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出席。
李慧芝轉述卓榮泰於院會中表示,過去辦理新青安貸款期間外界曾有助長炒房的疑慮,在財政部提出優化措施後,包括借款人限貸一次、增提自住切結書,及督導公股銀行落實徵授信審核、強化貸款後管理及稽查後,現已能確保符合青年首購自住的目的。為落實協助無自用住宅青年購買自住房屋的政策,將銀行辦理新青安貸款的撥款條件,從9月開始不計入銀行法相關規定比例的限額。
卓榮泰說,青年購買自住房屋即便非屬於新青安的貸款,但若符合自住與首購條件,或自住房屋一屋換一屋的貸款申請也應優先滿足。 |